高考语文必背答题中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13)

分类:综合知识

高考语文必背答题中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13)

(一)介词

1.表示工具,可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可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示依据,可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致等。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

(三)助词

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

可译为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已,止。

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七)连词

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等界限。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名句

语文知识